-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中耳胆脂瘤有哪些分类,它是如何形成的?
更新时间:2021-09-01 13:40:0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三型,有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中,胆脂瘤型中耳炎最为严重。随着病情的发展,胆脂瘤越来越大,会造成周围器官及骨质的损伤。
所谓胆脂瘤,就是中耳里脱落的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向上,向内,向后都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一旦破坏到神经会造成面神经向颅内扩张会形成脑脓肿等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
中耳胆脂瘤可以分为三大类:
1、先天性中耳胆脂瘤:胚胎期上皮遗留于中耳而形成。
2、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由于中耳负压,鼓膜内陷进入中耳形成内陷袋,内陷袋内的鼓膜上皮层脱落的上皮不断聚积而形成入中耳形成的内陷袋。
3、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鼓膜穿孔,穿孔边缘的鼓膜上皮细胞可向中耳内生长而形成胆脂瘤,及外伤或手术操作导致上皮进入中耳。
胆脂瘤型中耳炎一经诊断,就应积极治疗。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出高听力,不是为了不流脓,主要是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力求干耳。不严重者可以保守治疗。严重者及早施行手术,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此外,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人,容易再度复发,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应及时医治。如有遇到抽烟、擦油漆或点香时,需保持空气流通,以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