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眩晕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更新时间:2025-04-25 14:56:03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眩晕的经历,那种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的感觉让人苦不堪言。眩晕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引发的症状表现。了解眩晕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及时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杭州天目山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眩晕症的常见原因
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这是引起眩晕的常见内耳疾病之一。患者常突然发作旋转性眩晕,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眩晕发作时间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此外,患者听力还会出现波动性下降,早期多为低频听力下降,随着病情发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耳鸣、耳胀满感等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当头部位置发生改变时,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在内耳淋巴液中游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从而引发短暂而剧烈的眩晕,通常不超过1分钟。比如在起床、躺下、翻身等动作时,眩晕症状较为明显,一般不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脑血管疾病
脑供血不足:当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狭窄、堵塞等情况时,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眩晕。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昏、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发生脑供血不足导致眩晕的风险较高。
脑梗死或脑出血:这两种疾病起病急骤,眩晕症状往往较为严重,还可能伴有意识障碍、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颈椎病
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眩晕。患者常在颈部转动或后伸时出现眩晕,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对于眩晕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会使用止晕药物,如倍他司汀等,来缓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因治疗
内耳疾病:针对梅尼埃病,在发作期可使用脱水剂减轻内耳淋巴水肿,缓解症状;间歇期可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避免劳累等。对于耳石症,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通过特定的头部位置变动,将脱落的耳石复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脑血管疾病:若是脑供血不足,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时使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对于脑梗死或脑出血,需根据病情进行溶栓、取栓、降颅压、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
颈椎病:可通过颈椎牵引、理疗、按摩等方法缓解颈椎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脑部供血。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杭州天目山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提醒:眩晕症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一旦出现眩晕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